2)第352章 北巡 下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桥被北洋军炸了之后,我叫人把他带到桥上看了看,这洋人说了,桥墩炸得不重,只要给他足够的工人和材料,他能在五天之内将桥修复,可以通行火车。”

  “哦?那洋人现在哪果?”赵北问道。

  “现在就在桥上,我派人保护着他。总司令要是想见他,我马上叫人把他带过来。”

  “那好,你这就把那洋人带过来。如果他真能在短时间里修复铁桥。这就算是你以功抵过,连军事法庭你都不用去了。”

  朱大牛的话让赵北稍微松了口气,如果黄河铁桥不能通行火车的话,他的战略或许会受到影响,毕竟,这多数的军用物资是依靠铁路转运,铁路不通,这后勤压力就增大了。前线部队推进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朱大牛走后,赵北与蓝玉蔚商议了一下,决定立即征募黄河船只,并招募船工。

  后勤的问题解决之后,给袁世凯的那封电报也拍发完毕,不过暂时还没有回电,考虑到张镇芳的特殊身份,赵北也不过分为难他,吩咐副官将他带了下去,暂时安置在警卫营。

  张镇芳是河南都督赵倜派人送过来的,这既可以看作是赵倜的投名状。也可以看作是赵侗抛出的风向标。

  赵倜手中握有数万部队,虽说战斗力不可能强过北洋军,不过也算个实力派,而且与安徽都督姜桂题一样,赵倜也是毅军出身的将领,如何处理好赵倜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河南的局势,甚至是安徽的局面,赵北不得不谨慎从事,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住赵倜。

  赵侗派到郑州的特使叫米振标,张镇芳就是被这个米振标押过来的。

  米振标是陕西清涧人氏,字锦堂,现年四十多岁,早年投淮军当兵。从士兵一步一步升到管带、统带、统领,“戊申革命”之后,又跟着赵倜到了河南,加入清军第二军。准备南下进攻武汉,由于袁世凯在京津地区发动兵谏,赵倜也跟着搞起了政治投机,指挥毅军围攻清军司令部,赶走了钦差升允,使清军在河南解体,为袁世凯篡清立下汗马功劳,也正因此,赵佣才得以被袁世凯委任为河南都督,而米振标也鸡大升天,被赵倜提拔为毅军的翼长。

  但是赵倜的这个河南都督名不副实。真正的“河南王”是张镇芳,而这,也正是赵佣在整个豫南战役期间保持谨慎立场的主要原因。此次派遣米振标到郑州,赵倜就是想让联合阵线兑现承诺,让他成为真正的“河南王”而这,也是当初赵北派去的说客开出的条件。

  赵北是在司令部的小会议室里接见米振标的,两人都是军人,也没说什么废话,寒暄几句之后立剪切入正题。

  “赵都督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实在是河南百姓的幸事,亦是毅军的幸事。以前听说张镇芳处处与赵都督作对,使赵都督在河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