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0章 新的战争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言,仅次于苏联中亚军区。

  在纳粹德国开始重整军备之前,苏联政府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对手,这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虽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中国政府却一直视远东共和国为沙俄政府的定继承者,而为了在律手续上做得更完美一些,中国政府不仅与苏联签订了《塔夫利达——西总布条约》,而且也与远东共和国政府签订了类似的边疆调整条约,对于中国中枢政府的这种做,苏联政府一直相当不满,尤其是当“贝加尔战争”遭到挫败之后,苏联政府更是急于加强中亚军区的实力,但是偏偏这个时候,纳粹德国开始疯狂的扩军备战,面对欧洲方向的巨大军事压力,苏联政府只能调整战略重点,为了对抗德国,苏联政府不仅抽调了中亚军区的部分装甲部队,而且也开始加强与英国、国的联系,并与两国签订了《伦敦共同防御条约》。

  但是一份共同防御条约并不能给苏联政府多少安全感,当看到中队在“亚洲解放之战”中势如破竹,一路横扫英联邦军队之后,苏联政府真正意识到了危险,如果说德国击败国是沾了中英战争的光的话,那么苏联政府绝对不会对此结论表示异议,苏联在中英战争中不仅看到了中队的强大战斗力,也看到了欧洲盟友的虚弱,当英国政府决定不派遣陆军登陆国与德国陆军作战之后,苏联政府立即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舍弃英国,与德国接近,于是,当国战败投降之后,苏联政府很快就宣布退出《伦敦共同防御条约》,并与德队东西夹击,一举消灭了波兰,并将这个凡尔赛体系的直接产物瓜分,德国占领了波兰西部领土,苏联则控制了波兰领土东部。

  不仅如此,为了换取德国的信任,苏联也与德国签订了一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虽然没有结盟,但是依靠这个签订于1940年7月底的条约,苏联政府可以缓一口气,将战略关注的重点转回中亚方向了。

  实际上,在这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前,苏联政府就已经开始将原本部署在乌克兰、波罗的海方向的一些装甲部队调往以古里耶夫城为司令部所在地的中亚军区了,与巴库一样,古里耶夫城也是一座位于里海岸边的城市,这座城市位于里海北部,在乌拉尔河的入海口附近,这座城市虽然也是苏联的石油基地之一,不过在工业体系中的地位远不如巴库,但是在国防战略中的重要性却比巴库更为重要,因为苏联军队必须以这座城市为枢纽,抗拒中亚方向的中国陆军装甲洪流,为伏尔加河中游重要工业城市斯大林格勒的防御部署争取时间。

  毫无疑问的一个事实就是,在中英战争中,苏联政府惊恐的发现中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