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五章 偶然必然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文明都被毁灭,可谓神通不敌天数,修行者尽数陨落,一些大能纷纷逃离冥洲,前往它界躲过灾劫,人族瞬间回到了愚蒙的远古时代。

  “不幸中的万幸,前人留下的书籍笔记并未被全部摧毁,尚有不少存留,于是灾劫后的幸存者靠着前人留下的文字传承,复兴昔日文明,总算有了今日的规模。”

  “说得不错,看来你确实很适合修行过去道途,”大贤天师嘉奖了一句,接着补充道,“根据吾从各地遗迹中发掘的文物古迹来看,准确而言,天地大劫应当在发生在八百年前到一千年前之间,如今的畸兽、秽气便是当年大劫残留的余波。”

  众人闻言大惊,没想令西荒界困守一隅的畸兽居然只是一点残渣,还是隔了八百多年的残渣,实在无法想象当年的修行者面对的天地大劫是何等强大。

  徐胜与廖潇潇眼神对视,难掩讶异之色,因为若以时间进行对照,蛮洲的大灾变差不多也在这个时间段,而冥洲出现了令生灵畸变的秽气,蛮洲的天地灵气也遭到了污染,且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灵修体系。

  若说只是巧合,未免巧合过头了,两者之间怕是存在某种常人难以窥见的联系。

  诚然,两者还是区别的,比如冥洲的劫难比蛮洲更严重,直接抹杀了过去的修行者,令文明传承出现了断代,而且冥洲现在处于灾后重建的恢复阶段,蛮洲却要迎来更加严重的大劫,之前的灾变仿佛只是一曲前奏。

  大贤天师将众人的惊讶收入眼中,又道:“其实,更令吾在意的是,在承受了那般惨烈的天地大劫后,冥洲竟然只用了不到五百年,便恢复了相当程度的文明,完成了正常文明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积累。

  “其中固然有前人所留文字的功劳,可还是太快了,故吾猜测其中必然有受到某人或者某些人的引导,从而加速了文明的进程,可惜吾不曾找到相关的记载,仿佛那些人的存在被刻意从历史中抹除了。”

  穆椿猜测道:“是那些为了躲避大劫而逃离冥洲的大能?”

  大贤天师道:“也许吧,但亦有说不通之处,既然他们回来了,为何不继续留下?又为何要抹除与自己相关的记录?”

  明若嗤笑道:“这不明摆着的吗,也许是他们觉得异乡更好,至少没有畸兽和秽气,加上不想留下抛弃家乡的骂名,为人耻笑,干脆来个行善不留名。”

  山之巫女景行质疑道:“若真是这些人所为,那他们应该留下相应的修行法门才对,免得后人苦苦摸索,这才是冥洲人最欠缺的,可事实上,我们还得从古代遗迹中挖掘出道种,才能传下相应的道途,导致至今不足百种,与三千大道相去甚远。”

  风之巫女儛润附和道:“所言甚是,连先天后天之别也是天师搜罗古迹所得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