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三类弟子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惜。

  等了一会,空竹从内库取了赏金回来,徐胜接过后便离开了戒律堂,前往居住的寮房。

  途中遇见的僧侣尼姑,看到他后纷纷噤声,大气不敢出,反应则各有不同,有的人见之色变,避如虎狼,有的人则是躬身行礼,敬畏有加。

  徐胜对前者不甚在意,对后者一一回礼,心中则不免吐槽,这莲花寺若放在前世地球,妥妥的离经叛道,比如它“僧尼一体”,既有和尚,也有尼姑,只不过各自分开居住。

  或许有人担心,这样的安排会不会容易引人犯戒,毕竟年轻人气血旺盛,万一把持不住怎么办?

  可事实上,莲花寺的弟子绝大部分都没有出家,根本就不禁婚嫁,真正的出家弟子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莲花寺的门人分为三类,一类是俗家弟子,也就是记名弟子,他们住在寺外,不需要守戒律,只要遵守俗世法纪即可,允许到罗汉堂习武,也可以到藏经阁翻阅佛经典籍,但得不到任何资源栽培。

  俗家弟子的天花板很低,只有立下特殊功劳的,才能得到一件九品魂器,严格意义上,他们并不从属于莲花寺,不算在正式弟子中。

  第二类就是如徐胜这样的在家弟子,又称在家居士,这个“在家”不是待在家里的意思,而是跟“出家”相对,故而他们可以称作僧人,但不能称为和尚,因为出家的才是和尚。

  在家弟子被允许住在寺内,但需要守五戒,可以吃肉,但不准碰五辛,可以婚嫁,但不准野合,另外还要工作,不劳者无食,有专门负责农耕、铸造、纺织、餐饮的僧尼,如徐胜就是担任肃众一职,每月拿基础工资,视业绩获取奖金,属于一个下限不低,上限很高的高危工作。

  第三类是出家弟子,又被称为苦修者,他们必须严格遵守清规戒律,不能婚嫁,但能得到资源倾斜,专心修行,天赋优异者更是能得到重点栽培,而且无需工作,门派免费供他们衣食住行,不过门槛极高,有各种考评,占弟子总人数不到百分之五。

  在徐胜看来,莲花寺与其说是宗教寺庙,倒不如说是一座兼职宗教宣传的佛学院,里面的和尚尼姑就是男女学生,俗家弟子相当于来蹭课的社会人士,在家弟子是本科生,出家弟子是得到保研资格的留校生。

  毕竟在这方世界,宗教不是单纯的心灵寄托,还能用来抑制畸变,属于刚需,乃是每个灵修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一路回到居住的寮房小院,徐胜听见有人哼歌,歌声珠圆玉润,进去一看,只见一名身穿白色缁衣的长发女子正在往竹竿上晾晒被子,背影甚是丰神绰约。

  “君昭姐,你怎么亲自动手干活,莫非手下又偷懒了?”

  这位名叫君昭的女子自然不是跟徐胜住一个院子,她是内务堂织绣部的知事,管着百来号人,负责给寺庙僧尼洗衣、裁剪、缝补、晾晒等事务。

  当然,这些服务都是要交钱的,只有苦修者才能享受免费待遇。

  女子手中动作未停,头也不回道:“一直指派别人干活,自己在旁边干看着,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各司其职有什么好不踏实的?坐镇后方指挥是将军的责任,带头冲锋才是不务正业。”

  “那就不务正业好了,我本来也不是喜欢管人的性格,这事说起来都怪你,说什么要‘民主选举’,一人一票,结果我不想干都不行,硬是被赶鸭子上架,刚上任那段日子,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生怕出错,可愁死我了。”

  徐胜哈哈一笑:“这证明大家都很信赖君昭姐,知道选你当知事,才能将诸事安排得不偏不倚。”

  “好话都被你说尽了,我还能说什么。”

  女子晾上所有被子,伸手拍打了几下,接着转过身来,好似闻到了什么,不由皱眉道:“你又杀人了?”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