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科举改革(三)(三更)_重生之大唐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几千人还是有的,这些可都是各地的优秀学子,去争这十五人,那竞争可想很激烈。

  反正我家老头子说了,让我别作弊。听说是那锦衣卫来负责维护考场秩序,那可都是些刽子手,惹不起。”白净男子撇撇嘴。

  “寒远兄不去考进士科和明经科?”杨文鼎有些惊讶。

  “要是没辙秀才科,我可能会去报明经科,不过现在明经科招那么点人,我还是去秀才科算了。好在我还看了些史书,到时候就选史学和书学,中举的把握大点。

  我可是听说考中秀才,甲榜(前二十名)都可以担任正八品上的职位,乙榜(后八十名)可以担任从八品上的职位。若是运气好,通过吏部的选试,还能担任从七品上的官职,虽然不如进士科和明经科通过选试可以担任正七品上的官职,但也还算可以了。”肖寒远笑着道。

  “你怎么知道的?”杨文鼎有些意外,这些东西在公告上可没有说。

  肖寒远看了看周围,把杨文鼎拉到一旁,低声道,“我听我父亲说的,说这是陛下的意思,难道文鼎兄没有去问昭仪娘娘?”

  肖寒远口中的昭仪只有一个,那就是小月。杨文鼎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是小月母亲的胞弟--杨四郎,当然‘四郎’是其小名,其大名叫杨文鼎。

  当初李晔阆州之行,把小月的胞弟和其小舅杨文鼎带到了利州,后面跟着去了兴元府和长安。

  杨文鼎一门心思要考进士,所以到了长安后,李晔就把其送进了国子监的太学读书。虽然其之前已经是乡贡,但考进士何其之难,所以小月求到李晔那里,李晔便送其去了太学读书。

  目前国子监下辖六学两馆。

  其中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为贵族学校,分别招收三品、五品和七品以上官员子弟,算学、律学、书学为普通学校,招收八品及以下官员或者平民子弟。

  两馆就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其中崇文馆更是成了宗室子弟读书的地方。

  在以前,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共三十人。

  可以说,这六学,在以前主要还是世家子弟占主导。

  现在好点,由于李晔的扶持,目前律学的规模扩张到了三百人,书学和算学共两百人。

  其实还有三所学校不比国子监的六学两馆差,分别是位于兴元府的山南书院和位于长安青龙寺故址修建的长安书院。

  能以长安为名,自然背景不浅,因为这跟山南书院都是由李晔出资修建的,名义上也归国子监管。

  其中山南书院规模最大,目前有学生两千人,学生主要来自山南西道以及四川道;长安书院刚成立,规模不大,只有学生五百人。两个书院都有共同特点,主要招收寒门子弟,同时学习内容不仅限于四书五经、诗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