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吴与弼_景泰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现今的江西有什么,宁王、天师和吴与弼,前两位天下人都知道,而这吴与弼则只是在江西一地十分有名。

  要说吴与弼的人生,也算是传奇了,年幼时久崭露头角,得以拜三杨之一的杨溥为师,前途无可限量。

  但是一次机缘巧合获读朱熹所编的《伊洛渊源录》,一时间如获至宝,读的如痴如醉,仿若走火入魔了一般。

  而他之后的行为也就更加的像走火入魔一般,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没有心思再去进入仕途参加科举了。

  下定决心从国子监退学返回家乡,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常年以来所得匪浅,年仅21岁就开始讲学。

  虽然他和“程朱理学”之间并无直接的传承,也没有这方面的老师教导,但是他就光凭书本加上自己的感悟对其了解和认知却已跟上“程朱”的脚步。

  在他的思想中有一个是让朱祁钰决定用他的原因,那便是他认为,“圣人”并非是高不可攀的神人,而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而达到的。

  这正是朱祁钰想要的,他想要一个人敢于打破桎梏,敢于挑战那些紧紧束缚住所有人的不合理的常理。

  吴与弼是成功的,但是他还不够成功,朱祁钰等不到王守仁了,他只能想办法将吴与弼推出了,然后完完全全的榨干他的所有才能。

  江西崇仁县,门达手持拜帖来到了一间学堂门外,

  “先生,门外有人求见!”书童走进屋内向正在讲学的吴与弼说道。

  吴与弼有些不满的停下了讲学,让学生们自己温习后便起身走出了学堂,他知道若是普通人的话,书童定然不会冒着打搅自己的讲学来告知自己的。

  所以来的人定然是有地位的非凡之人,稍加整理了一下着装之后吴与弼来到了正厅。

  一进正厅,便见此刻正厅中下首位置上坐在一人,那人身行魁梧,虽然穿着一身普通的装束,但是却在无形中给人一股压力。

  吴与弼走进厅内后抱拳问道,“老夫吴与弼,不知阁下是?”

  见正主进来了,门达赶忙放下手中的茶碗,起身回了一礼。

  “见过先生,在下锦衣卫指挥使门达,此次前来是请先生入京的!”门达开口解释道。

  随后伸手从怀中掏出了朱祁钰亲笔写的信递给了一旁的书童,由书童交给了吴与弼。

  门达指着信封说道,“此信乃当今圣上亲笔书写,命在下送与先生的。”

  好家伙,门达的这两句话可把吴与弼吓得不轻,面前的这位竟然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而且竟然还是奉当今圣上之命来请自己进京的。

  吴与弼小心的拿着信封再次朝门达行了一礼,“见过指挥使大人,不知圣上请老夫入京所谓何事?”

  吴与弼有些虚,虽然自己小有名气,但是他可没觉得自己有名气到朱祁钰亲自派人来请自己,总感觉有些太过虚幻了。

  “具体原因陛下信中应该有写,还请先生先看信吧。”门达笑着说道。

  见此吴与弼也不再多问,走到门达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在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后,他可不敢再去坐上首的位置了。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