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关西七卫_景泰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落后作为根据地。

  待到天气转暖后才跨过外兴安岭消失在了东西伯利亚的森林之中。

  而大兴安岭地区的瓦剌军也在明军的包围和强攻之下,或战死,或投降,也先之子阿失帖木儿被俘虏后处决,头颅被挂在了城墙之上祭天。

  至于也先的长子博罗纳哈勒,在卫颖的强攻下直接向西而逃了,根据卫颖派人探查到的消息,哈烈国现在刚刚经历过内战完成统一。

  而他们的国王正在努力收复失地,第一个目标就是锁定了日渐衰弱的钦察汗国,所以这才给了也先的长子博罗纳哈勒机会。

  袭击了钦察汗国后方取下了大片土地,卫颖因为所可以探知到的信息过少,所以追到了天山以北附近便停下了脚步。

  望着还处于内乱的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治下的朵豁剌惕部和亦力把里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朵豁剌惕部已经隐隐有脱离的迹象了。

  不过最大的问题应该还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斡思汗死后,长子羽奴思、幼子也先不花争夺继承的战争,但是无论他们怎么争。

  在卫颖的眼里都是一群蒙古人而已,这里早晚大明会收回来的。

  有趣的是朱祁钰新划的甘肃承宣布政使司就将“关西七卫”囊括其中,虽然他们本来就是属于大明的卫所没错,但是以前他们却享有绝对的自治。

  甚至屡次发生抢劫朝贡队伍的货物,虽然嘴上说是流寇之流所为,但到底是不是大家谁都再清楚不过了,毕竟朝廷三番五次的下令让他们清剿。

  但是至今这些所谓的“流寇”、“沙州贼”依然十分活跃,所以其中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也正因此他们给了朱祁钰和大明一个十分合理的借口,卫颖所率的军队和关西的明军部队,以撤军和接收俘虏顺带清剿“流寇”的借口进驻了“关西七卫”中。

  面对共二十万之量的明军,他们选择了沉默放弃抵抗的接受了卫颖和朝廷的接管,当然他们也不是大从心底的臣服,暗地里也在进行着小动作。

  曾经朝廷设立“关西七卫”为的是阻断西面的敌人,解决掉大名多面作战的问题。

  好让大明能腾出手对付北方的敌人,但这北面的敌人一直没有解决,随着洪熙、宣德的战略收缩,大明开始转向消极作战。

  再加上西域没什么好东西,都是荒漠戈壁的,所以大明对这里也越来越不重视了。

  这也让大明对于“关西七卫”掌控彻底丧失了,比如宣德六年,朱瞻基对安定、曲先用兵,命令安定卫指挥桑哥与罕东卫军派兵出征,但罕东直接违抗命令不去。

  到了正统四年,沙州卫的都督同知困即来,得到朱祁镇的同意和撑腰,去哈密索要从沙州逃去的一百三十余家,但是哈密依然不还。

  于是朝廷就直接就给哈密忠顺王直接下命令,让他们立刻归还所有人口,但是他们依然不还,让朝廷颜面受损,之后朝廷又进行了多次讨要,但最终他们也只还了一部分。

  在到了正统九年的时候,安定卫那南奔掠夺曲先地方的人畜和帐房等物资,朝廷又向他们责罚要求他们归还,但直到朱祁钰北巡回来了还没有要回来。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