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北伐(二)_重生之黄埔卧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木阴森,不要说作战了,便是成建制的行军也很感到很苦难。就连当年的太平军过此地时也是绕着走的,但是第七军不同,他们的官兵多来自西南山区,登山涉水如履平地,在加上老百姓们也是时刻刻盼望着革命,见到革命军的到来,一路上为我军设茶水,送粥饭,探消息,指迷路,亲如家人,为我们作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逃窜的敌军是苦不堪言。他们的官兵多半是来自河北,山东和很难一带的,全是平原地区生长的,许多士兵甚至连山岭也未见过。此次来到湖南也是乘火车而来。一旦溃败进入大山山,就和进入八阵图一样,不辨东西。而且湖南人民向来受到军阀的剥削。每逢军阀部队过境的时候,当地居民便逃避一空。在加上北方人食面,南方人食米,生活习惯,容貌身躯,言语行动和当地人民都有显着的不同,平时纪律又坏,所以一旦溃败,便遍地都是敌人。只要是溃兵所到之处,人民都到革命军内来报信,并领路去包围缴械。

  到八月二十三日第七军第一、二两路在北港会师。当出云国来打算直趋蒲圻、汀泗桥、咸宁一带以切断武长路,使岳州前线的敌军无路可退。谁知第七军抵达大沙坪附近时,忽然发现第四军先头部队已超过第七军,向左翼前进。

  因为第四军在八月十九日攻克平江后,敌军守将旅长陆云自杀,残部向马鞍山、通城一线溃退。第四军就紧追不舍,于八月二十三日夜,四军前锋便追着敌人进入大沙坪。这个时候敌军退往了汀泗桥一带,第四军与第七军会师,随后第七军一部与第四军开始协同攻击汀泗桥,而第七军的主力开始东进,越祟阳,直趋咸宁,向贺胜桥方向前进。

  当时敌军宋大霈、董政国等部已经收集了从前线各地溃退的残部万余人,准备汀泗桥死守。原在武昌坐镇的湖北军务督理兼第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也率所部精兵万余人来援。

  由于当时吴佩孚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到达湖北战场,但是也离的不远了,第四军的代理军长陈可钰马上决定趁着吴佩孚的主力部队还在赶来的路上,没有到达湖北战场的机会,决定在八月二十六日的凌晨马上就向汀泗桥发起进攻。参战部队在接到命令以后,迅速的投入到了战场上,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在高猪山在击退吴佩孚部队一部的阻击后,前进到了汀泗桥铁路桥头,马上就遭到了对方的强大的火力封锁;第三十六团前进至汀泗桥东南的高地前面,还没有发起进攻,就遭到了敌人居高临下的扫射,前进受到了极大阻力。还有第十师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分别在第三十六团的两侧展开,但是一直激战到晚上,依然没有任何的进展。而第三十六团决定趁着夜色的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