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口买卖,不像人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俘虏的人也很多,一些蒙古兵成为俘虏之后,成为了功臣之家的奴隶。

  其二,罪犯家属。

  这个更好理解,洪武四大案制造了那么多悲剧,牵连的家属够多了吧,一些人便被卖为奴、婢,成为了他人的物件。

  之前的教坊司,其本质不也是奴才性质的,取悦他人,任人侮辱!

  对于民间,朱元璋一再下令,禁止民间百姓成为奴仆,禁止人身买卖,还规定“庶民之家当自服勤劳力作,故不准存养奴婢”,也就是说,寻常百姓家需要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你们啥都需要自己干,官能养奴婢,你们不能。

  朱允炆想起来那一本尚未出世的《金瓶梅》,最初就有介绍,潘金莲在嫁给武大郎之前,就已经被转卖过两次。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中后期,能写出这样的市民生活,想来是“取材于民间”,至少可以佐证一点,明代中后期,人口买卖已经十分严重。

  毕竟在那本书里,被买卖的可不只是金莲一位,还有五两银子买的丫头小玉,四两银子买来的秋菊,出现了专门的人牙子,比如王婆、薛嫂、冯妈妈、文嫂……

  若明代中后期人口贩卖已成常态,那根苗出在什么时候?

  明初!

  朱允炆猛地一排桌案,起身喝道:“但凡查实,一应参与人口贩卖者,立斩不赦!”

  作为后世人,如何不知道“失孤”父母的痛苦,如何不知道人贩子的可恶,如何不知道这是罪恶滔天的事!

  朱允炆清楚这件事很难解决,几近难解,但无论如何困难,有多少阻力,朱允炆都决定了,贩卖人口者,必死无疑!

  太祖规定贩卖人口死罪,他只不过是没狠抓过罢了,我朱允炆想要认真践行下祖制,总没有多少问题吧?

  至于太祖规定的那点奴婢数量,朱允炆闭着眼睛也知道不现实,满朝文武估计九成都超了,若是按照太祖规定,一律拉出来打一顿,然后将他们的奴婢放良,怕是会引起动-乱。

  事情不能一刀切,那咱就改成两刀,不行就三刀,四刀,总有刀完的时候。

  这第一刀,就砍贩卖人口的人牙子。

  这些人可以说是最大的人口市场黑手,一手掌握着官员需求,输送渠道,一手掌握着地痞无赖,流氓亡命之徒,是真正的毒瘤!

  打掉这批人,至少可以解救一批无辜的孩子,打断输送渠道。

  朱允炆也清楚,这一招治标不治本,但有时候,出现标那就应该治,先别管本不本的事。

  凡事不能循规蹈矩,因循守旧。

  天逐渐放亮,孙栋、薛夏依旧没有来。

  朱允炆盯着门口,空荡的庭院令人压抑,直至天光大亮,才有脚步声传来。

  来的人不是薛夏与孙栋,而是杭州安全局千户罗显。

  罗显行礼,肃然禀告:“皇上,安全局彻查、走访一夜,终在一莽汉口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