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疯狂的前奏!_人在大明撸树,老朱跪求我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出门甚至只需带几绺生丝就能畅行无阻。

  一时间,华夏丝贵的离谱奇观在这个元末时期成为了一个普遍现场。

  朱元璋看着已经飙到了1200两一担的离谱价格的生丝数据嘴角露出了一抹残忍的笑意:

  “到现在他们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存单所代表的含义,沈部长,该收网了。”

  下方的沈万三眼皮连跳了两下,随后恭敬的跪地称是然后迅速退了回去。

  此时正值秋收之际,

  各地税务局的官员悄悄的带着大量的生丝暗中前往了底层农户的乡镇之中。

  他们不光负责收税,同时也负责保底收购农户们所种植出来的粮食。

  如今大明帝国根本不缺粮,因此为了防止谷贱伤民,朝廷都会由各村委指导种植相应的作物,并且按照统一定价提前签订好保底收购合同,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农民种植的作物都会有相应的保障。

  只不过这段时间因为生丝价格的暴涨,而朱元璋又不许自己领地中的百姓种桑养蚕,这段时间下边的怨言早已经积攒已久了。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哪怕此时他们的生活水平跟至正初年时比已经堪称天堂,

  但是当看着外地那些农民凭借着种桑养蚕一个个走向了小地主的生活水平,他们心中的怨恨还是在不断积攒。

  虽然一时半会儿并不会出现什么乱子,但是一旦有什么天灾人祸,这群人绝对会第一时间引发骚乱。

  但是此时这些情况彻底改变了,

  税务官指着自己身后的那一担担生丝笑眯眯道:

  “今年除去税收以外,将会使用生丝置换粮食,而置换的比例按照同等亩数养蚕所能产出的生丝数量来兑换。”

  农户们一脸茫然的看着官员,他们不明白官老爷说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置换?什么同等亩数?

  官员干咳两声笑眯眯的说道:

  “不懂?简单来说,就是今年按照伱们养蚕来算,外边一亩地产多少生丝,就给你们多少生丝,这懂了吧?”

  所有的农民瞪大了双眼,

  脸上很快露出了狂喜之色,

  不是按照生丝的价格置换粮食?而是直接当做他们今年种了桑树养蚕来算?

  要知道桑树种上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产出足够多的桑叶喂蚕的,弃农改桑是一个长久的活计,因此家里没点家底的谁敢贸然养蚕。

  这都是那些大商人有足够的资金去一点点培育才能做到逐渐盈利。

  北方气候本来就不适合大规模养蚕,如今北方刚弃农改桑不过三年,如果不是生丝的价格暴涨,说不定他们到现在还没把投入的本钱赚回来。

  如今自己这边并没有养蚕,却按照北方种树三年养蚕生丝的产量置换生丝,

  这对于百姓来说简直跟送钱没有任何区别。

  此时农民们满是不可置信的看向一直阻止自己养蚕的村委和村长激动的问道:

  “村委,这是真的?”

  村长在一旁干咳两声笑眯眯的说道:

  “当然是真的,这是陛下体谅我们的辛苦,特此给我们的奖励。”

  而村委也笑呵呵的对着村民们开口道:

  “咱说过,咱什么时候骗过你们,记住,置换完生丝之后立马去日月商号将生丝卖掉,切不可留在手中囤奇。”

  百姓们闻言大声欢呼起来:

  “陛下万岁,咱肯定不会囤什么生丝,这东西是老爷们用的,还是银子和粮食拿在手里实在。”

  于是,大量的生丝涌入了市场之中,

  那些挂牌收丝的大商人、地主、贵族们也愈发频繁的收到了日月商号刊印的存单……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