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61章 战昌平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眶。

  通州已经是危急了啊。我儿可怎么办?

  “张国维究竟在干什么?为什么还不动?”

  崇祯帝的心头,有一个声音在咆哮。

  两天前,精武营主将刘肇基,左柳营副将贺赞,各领兵马,加上一千神机营,一共将近两万人,已经是出京,加上张国维的宣大兵,在地的昌平兵和潘永图的顺天兵,总体兵力已经将近四万,面对阿济格的两万兵,崇祯帝不明白,张国维为什么迟迟没有动作,究竟在等什么?难道是在等通州失守吗?

  不过崇祯帝总算是耐住了性子,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并没有说出来,更没有下旨催战--这并不是他的脾气,而是太子在密奏中,反复提醒的。

  “再一天,朕再等一天……”

  崇祯帝咬牙切齿的在心里想。

  ……

  顺义。

  上午时分。

  黄尘踏起,军旗飘扬,一队队的明军出现在距离顺义县城不过四十里之外的原野中,正沿着道路,急急向前开拔,一眼望去,骑步各半,甲胄兵器皆是齐备,而在道旁的山坡之上,一个穿着绯色官袍,戴乌纱,鬓角霜白的二品大员正坐在马上,脸色凝重的望着东面顺义县城的方向,默默地想着心事。

  原来正是大明领兵部侍郎、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军务的宣大总督张国维。

  张国维是天启二年(1622年)的进士,从番禺知县做起,右佥都御史,巡抚,一直做到现在的总督,论年纪,他今年刚不过五十岁,但因为勤于政务,冲寒暑,废寝餐,以至于早早地就白了头发,刚五十岁,就已经是一头鹤发了,脸上的皱眉也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深邃,更沧桑。

  历史上,张国维有白头巡抚的称号,建虏入塞,罗山兵败,他被贬斥之时,成千上万苏州人拦道跪拜,进万言书,为他求情,也因此,他才逃过一死,崇祯帝召对中左门,复故官,兼右佥都御史,令他驰赴江南练兵,而他出北京十日后都城陷。

  明亡后,张国维继续抗清。顺治三年,张国维知大势已去,写下《绝命诗》三首,在家中的方塘里投水自尽,时年52岁。

  这一世,因为太子之力,张国维早早地被任命为了宣大总督,接替陈新甲当年留下的烂摊子,整饬边关,严查商人走私,上任一年多,成效显著,现在宣府大同两地的边关,已经没有商人敢私自出关了,不唯皇太子的严厉手段,将晋商连根拔起,更因为张国维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彻底堵死了商人们贿赂骗道之路。

  但宣大总督最大的责任,并不是查缉商人,而且整顿兵马,保证宣大两地,也是京师侧翼的安全,松山之败后,宣府兵和大同兵受创严重,尤其大同兵,几乎是精锐尽失,只有留守大同的一部分兵力得以保存,张国维到任之后,殚精竭虑,筹集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