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43章 李晃之法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苗,开始茁壮成长,而在翠屏山腰上新开垦的一些梯田中,土豆长势非常不错,这一切都让朱慈烺欣慰,不止是蓟州防线的完善,更因为那一片片生机勃勃地希望。

  ……

  京师。

  乾清宫。

  崇祯帝正在批阅奏疏,他现在手中所拿的,正是黄道周弹劾工部官员和建工太监高起潜的奏疏,而上一封则是太子的奏疏,看完两人关于秦皇岛的官员不同意见,崇祯帝放下奏疏,眼中都是恼怒,当然不是恼怒太子和黄道周,而是恼怒高起潜,若没有太子的劝,他绝对会同意黄道周的意见,将秦皇岛的墨吏一窝拿下,从严处置。

  但太子在密奏里说的清楚,高起潜虽然可恶,但秦皇岛码头的修建更为重要,丝毫不容耽误,再给高起潜一个机会,准其戴罪立功,但秦皇岛修建完成之后,再和他算账也不迟。

  崇祯帝忍下气,将黄道周的奏疏留中,不予处置,口中淡淡问:“太子到哪儿了?”

  王承恩躬身回答:“昨天一早就离开了蓟州,估摸着,明天就可以回到京师了。”

  崇祯帝点头,继续批阅奏疏。

  已经是五月份,气温已经比较高,原本的暖阁现在变成了夏庭,珠帘翠幄,冉冉天香,崇祯帝的身影掩映在阳光之中,脸上的愁容和鬓角的白发,并没有因为去年的两场胜利而有所缓解----他面前的奏疏,不是汇报灾情,就是要钱要粮,或者是恳求朝廷减免赋税,看到忧愤处,忍不住叹息,面对这如山的奏疏,再开朗的人,心情也是轻松不起来的。

  脚步声响,一个小太监进入房间,小声向王承恩汇报。

  王承恩听完脸色一变,急忙向崇祯帝报告:“陛下,定王殿下身体不舒服……”

  “哦?”

  崇祯帝放下奏疏,立刻站起,当初五皇子染病去世之时,崇祯帝哭的稀里哗啦,自那之后,原本一头扎在国事里,对儿子们的小病小灾不太在意的崇祯帝,变得格外敏感起来,太子定王他们稍有小恙,他都会亲自过问,去年正月,太子意外落水,人事不省之时,崇祯帝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其间还不顾仪态,一度失声痛哭,所幸上天保佑,太子最后苏醒了过来,而且经过两年的磨练,现在太子已经成了他的有力辅助。

  “走。”

  崇祯帝急急忙忙去往坤宁宫。

  ……

  第二天下午,离京二十余天的皇太子朱慈烺回到京师,詹事府官员在城门口迎接,而朱慈烺听到的第一个关于京师的大消息,并非是定王生病,连续发烧两日,御医束手无策,父皇忧虑万分的担心,而是东厂和锦衣卫捉拿建虏奸细,已经有了初步成果的喜讯。

  细细询问,知道东厂和锦衣卫的办法之后,朱慈烺对主持此事的李晃不免高看了一眼。

  李晃的方法并不复杂,既然知道建虏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