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5章 周延儒的心思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茶几上,皱眉道:“我是首辅,担着天大的担子,京师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如果不干预,任由太子将事情搞大,你觉得到了最后,我这个首辅是有功呢还是有过?”

  吴昌时低头:“但下官担心,咱们插手……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若是引起太子殿下的怀疑,就得不偿失了。”

  周延儒叹一口,眼中有忧虑:“你以为咱们不插手,太子就不怀疑咱们和徽商的关系了?咱们这个太子聪慧果决,行事作风有太祖成祖之风,这一次到通州巡视厘金局,明显就是有预谋,冲着徽商去的。如果我猜的不错,太子对徽商囤积粮食的行为,早有不满,暗地里的调查早就开始了,到今日,那些徽商的身家早就被他了解的清清楚楚了,而徽商和朝中官员的连接,太子应该也知道了不少……”

  吴昌时脸色一变,惊道:“阁老。你是说太子已经知道我……”

  周延儒脸色难看,端起茶盏,啜了一口茶,缓缓道:“所以我们必须放手,如果再保着徽商不放,到时候倒霉的就不止是徽商了……”

  原来,今日下午,太子从通州回来之后,直奔皇宫,而后周延儒李邦华刑部张忻户部傅永淳也都被崇祯帝召到了乾清宫。对于通州厘金局的弊端,崇祯帝一阵怒火,内阁和户部也照太子的意思,初步制定出了一套奖励查缉人员的新制度,只等年后就可以发下去,然后照章执行。

  而就在议事结束,众臣一起离开乾清宫之时,太子却忽然对刑部尚书张忻说道,京师米价高涨,但有些粮商却囤积居奇,朝廷不能坐视,应该拿出一个整治奸商的条例来。张忻听了连连点头,只当一般的事情,并没有太重视,但作为首辅的周延儒听了却是心惊肉跳,他清楚意识到,太子这番话,并非是对张忻,而是对他周延儒所说。

  京师米价虽然是地方官,而不是他这个首辅应该直接干预的,但并不表示,京师米价出了问题,他这个首辅不用担责,太子不和他说,也没有在御前直言,而是等到走出乾清宫,用一种私聊的口气和主管刑罚的刑部说话,明显就是有敲山震虎之意。

  如果他听不出太子话里的意思,不做配合,那么下一次太子就不会私下,而是会在御前公开批判了。

  到那时,他这个首辅必然难堪。

  太子是君,他是臣,虽然崇祯帝尚在盛年,太子继位恐怕还是十几二十年之后,可惹皇太子厌恶,对周延儒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太子也许暂时治不了他,但等到继位之后,治他的子孙,甚至将他的棺材翻出来鞭尸,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因此,周延儒立刻就做了决定,从今以后,彻底断绝,再不和京师的粮商打交道。

  而令吴昌时给蔡其昌传话,令其乖乖地交出所有粮食,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