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7章 朱仙镇之战(19)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太子的英武和从容,尤其是太子带来大批援兵之后。官军的军心登时就稳定了下来--太子如此镇定,显然是成竹在胸,又亲临前线,此战必胜。

  太子代天出征的大纛一到,左良玉“平贼将军”的大纛就降了下来,战场上只能有一个统帅,现在是太子领军。左良玉率领左营众将亲自迎接太子。战场一切从简,没有跪拜,只是抱拳,太子勒住战马,在马上点头,肃然道:“不必多礼,布阵迎敌要紧。”

  这中间,所有的步兵,不论太子新带来的两个精武营的千总队,还在原先在中军列阵的左部两千步兵,全部都冲到第一线列阵御敌,只有左柳营分出了六千人马和阎应元的千总队列在中军大纛之前,作为大军的后备队。

  步兵布防的调整,由吴甡亲自指挥和调派。在他的喝令下,各部步兵到指定的地点列阵防御。

  考虑到左营步兵缺少火器,战力难以保证,所以吴甡将精武营的四个千总队分别派在了前方御敌的四个重要部位,中间穿插左营步兵和左柳营。等于是以精武营为干,以左柳营和左营为枝,形成一道稳固的防御体系。如果他们两部顶不住,临近的精武营可随时支援。

  官军步兵一共两万余人,摆出了一个大约六里长的正面防御阵型,两翼则由左良玉的骑兵负责,太子在三千营和武襄左卫的保护下,坐镇中军,提振士气,调派人马。

  为什么是六里?因为六里是官军防御的最低限度,少于六里,流贼完全可以绕过官军防御,去贾鲁河的更上游,或者绕道救援柳庄。六里不但是最低防御,同时也是两万步兵的防御极限。

  一片人喊马嘶、官军急急布防之中,朱慈烺拨马冲上小山坡的最高处,远望对面的流贼军阵。

  当官军布阵的同时,对面的流贼也在乱糟糟的准备进攻,十万大军的调派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相当的指挥能力,各个大掌盘、中掌盘,都策马来去,挥舞马鞭,指挥手下的兵马进入相对应的进攻阵地。

  山坡上,左良玉小声向朱慈烺汇报军情。

  对于太子的出现,左良玉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以太子的英武和自信,是一定会亲自到前线督战的。刚才他只所以给了左梦庚一马鞭,乃是因为他得到消息,说太子已经行到了身后两里之处,但不知为何忽然又停下了脚步,左良玉刚开始不明白,但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太子的用意。

  太子身份尊贵,他出场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振官军的士气。

  所以时机选择非常重要,来早了,官军鼓起的士气可能很快就会泄掉,来晚了,战斗开始了,想要鼓舞士气也来不及。而太子选择的时机非常恰当,正是闯营大军到达、官军军心动摇之时,太子的出场,不但振奋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