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3章 风陵渡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被任何人所听见。

  “山西那边的事情,已经搞了一个差不多了,范家,王家……”萧汉俊淡淡而说。

  李若链皱起眉头:“萧照磨,你没有写成文字吗?”

  萧汉俊摇头笑:“放在我脑子里,岂不是更安全?”

  李若链盘腿坐下,从包袱里取出笔墨,用腿作桌,刷刷写了起来,他没有萧汉俊过目不忘的本事,情报又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活,一个字都差不得,因此他要将萧汉俊所说的情报,一字一字地仔细记录。

  于是萧汉俊说,李若链写。

  随着萧汉俊的讲述,李若链面色不变,但心中却是吃惊,对萧汉俊的本领越发佩服。

  萧汉俊出京这段时间,不但将山西商人和山西官员勾结的内幕搞了一个七七八八,最重要的是,他居然在河南,在闯贼军中,为朝廷发展出了一个暗线。

  和以往不同,这一次闯贼在攻陷了中原的州县之后,不是一走了之,而是开始设置官员,管理政务了,其中为闯贼管理郑州周边的“伪知府”王瑀,就是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照萧汉俊所说,王瑀当初投降闯贼乃是迫不得己,现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原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历史上,直到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才有一些大明士子愿意投靠,在这之前,所有被李自成任命的官员,都是三心二意,少有真心实意的为李自成效忠的。

  但王瑀有点特别,因为他并不是现在投降,而是三年前就已经投降了李自成,并且跟李自成军中大将袁宗第结成了姻亲,这样的人照理说应该死心塌地为闯贼效忠,想不到王瑀却答应萧汉俊为“内线”。

  而王瑀贡献的第一个情报就是,闯贼军中存粮并不充沛,五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只有两个月的存粮,虽然现在是夏粮收获之时,闯贼可以派兵到周边州县掳掠,但中原凋敝,田地荒芜,很多地方十室九空,闯贼收粮并不容易,只要朝廷沉住气,开封能坚守三个月,闯贼就会不战自退。

  除了王瑀,萧汉俊还在河南境内设立两个情报转运点,一个是位在开封东南的杞县境内的佛光寺,另一个是在郑州西面的荥阳县小白马寺。两个情报点都是寺院,不奇怪,如今这乱世,也就和尚道士能稍微受人尊重一点,不会随意被流贼抢劫屠戮。这一点,正被萧汉俊利用。

  “太子殿下已经到沧州,估计很快就会挥军中原,因此中原情报至关重要,我走之后,中原情报收集就交给你了,照我说的方法去接头,他们就会相信你……”萧汉俊淡淡笑。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黄河奔涌的声音,好像变得安静了许多。

  李若链微微吃惊:“照磨要去哪?”

  萧汉俊看向黄河的对面:“陕西!”

  “开封之战在即,照磨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离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