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读者来信到燕大_70_1979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章评,是一个道理。

  几十封读者信件看似多,其实是少的。

  要知道,《延河》第六期加印了多次,总共卖了二十多万册。

  其中大多数读者又是因为姜玉楼的两首情诗购买的,喜欢他的读者可谓不计其数。

  六月份和七月份的时候,延河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

  其中大多数又是写给姜玉楼的。

  到他手上的,已经是精挑细选过的。

  “玉楼,我们帮你看看?”

  “直接动手就行了,玉楼是大作家,这种粗活就交给我们,别累着他了。”

  几人说着把信件搬到了桌子上。

  “呦吼,这些信件真是哪儿的都有,除了陕地的,还有云贵川的。啧啧啧,连我们燕京都有玉楼的忠实读者呢。哈,也是,谁知道玉楼已经到燕京上大学了。”

  卫国平翻看了几张信封后,笑呵呵地说道。

  于敏也是好奇的紧,只是他人老实,没得到姜玉楼的同意,他是不会动的。

  “玉楼的读者已经遍布全过了,你们说,里面会不会有向他求爱的情书?”徐向东拿起一封信,眼神诡异的看向大家。

  姜玉楼一听,头皮发麻,这还真不好说。

  也是他不知道这些信编辑部都拆开过,否则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

  他连忙把信往怀里揽,“私人信件,谢绝观看。”

  “太小气了,看看不行?”卫国平道。

  姜玉楼道:“万一有读者在心里透露自己的隐私怎么办?咱得替人家保密是不是?”

  “我觉得玉楼说得对。”于敏点头道。

  既然正主不同意,他的好奇心也就淡了。

  徐向东又道:“这些信,你都看?”

  这么一大堆的信,全看完可不是个轻松的活。

  而且信里面的内容也是未知的,姜玉楼都是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思考片刻后,做了决定,“不只是看,我还要给读者回信呢。”

  “还回信?”卫国平不理解。

  姜玉楼得意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我这叫维护自己的粉丝群体。”

  “粉丝?吃的?”

  别说于敏了,连卫国平和徐向东都理解这个词汇。

  姜玉楼解释道:“粉丝就是英语fans的音译。”

  “哦!”三人恍然大悟。

  徐向东点点头:“这个词有趣。”

  卫国平同样赞赏道:“thatisfunny!玉楼,你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多了。”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什么新词呢。”于敏憨笑着挠头道。

  粉丝对一个作家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要是有个成百上千万的忠实粉丝,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卫国平道:“算了,你一个人看吧,我们不打扰了。”

  既然是对姜玉楼这么重要的事,他们就不宜参活了。

  晚上,姜玉楼坐在桌子上一封接一封的看着读者来信。

  还好,让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读者们大多是对他表达崇敬和敬仰之情,并且希望他再接再厉,为国内的诗歌群体带来更多的佳作。

  姜玉楼将信的内容看完后,他便琢磨着给读者的回信了。

  只是他手速再快,用心写的话,一个晚上也写不了几封信。

  更何况,延河文学的编辑部的来信还另有玄机。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