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成万元户了_137_1979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乎诗刊社预料的火爆。

  许多地方的新华书店已经限量销售了,不少人为了买诗集,一大早的就排起了长龙。

  许多本来对情诗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入了购买诗集的大军。

  诗集的热销使得诗刊社和姜玉楼名气大增,诗刊社更是好处多多。

  或许正是因为成绩太好,所以今天李振鹏才特地找上了他。

  姜玉楼笑着恭喜道:“李主编,恭喜了,诗集大卖哦。”

  李振鹏哭笑不得,他那个恭喜,怎么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呢?

  他摇了摇头,笑着道:“玉楼啊,诗集大卖,应该是我恭喜你才对。毕竟,你才是《长相思》的作者嘛。”

  姜玉楼笑眯眯地说道:“嗨,您别光恭喜,就没有实在点的好处?”

  李振鹏恍然大悟,知道刚才心中的错觉是怎么回事了。

  他无奈地摇头道:“你这个小同志啊,年纪轻轻的就掉进了钱眼里。”

  姜玉楼义正辞严道:“伟大的革命导师说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所以谈钱并不可耻。”

  李振鹏愣了一下,“哪位伟大导师说过?”

  “您别纠结这些细枝末节,就说有没有带福利来吧。”

  看姜玉楼那一副惫懒的模样,李振鹏差点笑出来,

  “行了行了,还好我带着你的稿酬来了,否则在你这儿还真得不到好脸色了。”

  姜玉楼眼前一亮,稿酬这就发下来了?

  “真哒,有多少钱?”

  李振鹏递给他一张汇款单:“你自己看吧。”

  姜玉楼接过汇款单,激动的差点蹦起来。

  “李主编,我没看走眼吧,上面印着的数字是一万六千四百块?”

  “没错,首批印刷的十万册快售罄了,第二批加印的十万册也在赶工。社里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把你这个月的稿酬结了。”李振鹏解释道。

  趁着市场火爆,印刷厂又开始加印了,而且这次的起印量是十万册。

  实际上,一周接近十万份的销量已经破了诗文类型刊物的销售纪录。可以说就目前的销售数据而言,《长相思》已然大获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诗刊社、人民文学还有姜玉楼这个作家都是这场文学盛宴的大赢家。

  除了物质上的奖励,他的名气更是上了一层楼,现在被人称为姜老师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嘿嘿。”

  再三确认是真的后,姜玉楼嘴角的笑容就没停下过。

  发财了啊。

  除了稿酬,李振鹏还给了他不少好东西。

  比如工业券。

  这个东西在如今的年代才是真真正正的稀缺品,有些人有钱都搞不来多余的工业券。

  比如电视、录音机和自行车,这个年代的三大件必须用工业券加钱才能买到手。

  “谢谢,李主编。”

  毕竟工业券,或者叫购货券这东西,此时是跟你的工资挂钩发放的,目前是每十块钱发一张,发工资的时候一起领取。

  姜玉楼一个学生,又没有工资,哪里能拿得上工业券。

  送走李主编后,姜玉楼有些膨胀了。

  没想到刚上大学,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七十年代的万元户可太不一般了。

  一个是这个年代的工人工资低,再一个是这时候的物价低。

  如果他这一万多块换成北上广的房产,又侥幸留到后世的话,资产相当于膨胀了两千多倍!

  当然,他也只是心里有些膨胀,实际上他还是那个为人低调的姜玉楼。

  毕竟,这些事儿他又不准备胡嚷嚷。

  他一直信奉一句话,那就是闷声发大财。

  实际上他也准备这么做。

  由此可见,他姜玉楼还是低调的人。

  姜玉楼把钱放到衣兜里,还特地用线缝了起来。

  呵呵,这可是一万多块啊,要是丢了他能发疯。

  1979年的万元户啊,真是吓死了个人哦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