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德、苏会师(二)_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阳适当的放慢车速,让后面的军车超前,作为前导排在前面。.一个好的指挥官首先要学会的绝对不是冲锋陷阵,好的指挥官会把自己的安全看得十分重要,不到最后关头,指挥官的冒险行为只会让己方的部队出现一种不信任的情绪。保护好自己,这个是身为指挥官自己最先要做的事情。

  这个德、苏联合军营只有三千名士兵,而且是步兵,两国在这里建立军营的目的只是加强交流,另外就是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两国的联合军营一方面告诉世界,目前德、苏两国正在探索强强联合的机率,另外就是在这里分享瓜分波兰之后,领土的占领情况。

  军营大门前的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位德、苏的军人,从站岗的军人就能明确分别出两国国情的不同。

  就目前来说,德意志的国情更加倾向于军事化,也就是一切以战争为重。国内能拿得起武器的健康男人几乎都被召进武装组织进行训练,军队的年龄层属于比较年轻化。站在军营大门前的那名德意志士兵看去绝对不超过30岁,他骄傲的挺直胸膛直视前方,对突然到来的车队无动于衷。其实,年轻人不一定说他不会是一个好军人,只要进行过严格的训练,就算是未成年人也可以表现出铁血的一面。

  然而,苏联不同,她国民基数大,根本不需要进行全面动员,她辽阔的疆土共有一亿一千万以的人居住,如果不是面临亡国危机,她不需要进行强制的动员就有足够的兵源进行军事行动。辽阔的疆土让苏联能召集到能适应各种不同地区作战的士兵。那名站岗的士兵心理素质显然没有德意志士兵好,他看到车队在军营门前停下,一直在用好奇的目光大量,眼神表达出一种羡慕和不屑的复杂情感。

  军营的大门方有一个观察点,那里也是审视是否让人进入军营的审查站,在那站岗的军官会让士兵检查来人的通行证,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让来人进去。

  两名站岗的德、苏士兵同时向车队走来,在检查完证件之后,苏联的哨兵跑回去报告,德意志的士兵则还是直立站在原地。这名德意志士兵用仰慕的眼神一直在寻找什么。

  军营大门发出轴轮被拉动的声音,然后那道厚实的大门终于打开,车队鱼贯而入。这名一直在寻索的德意志士兵终于找到他想要找的人了,他双腿一并,对着徐阳的坐车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持枪礼。

  日尔曼人从来不会在心里隐藏对一个人的崇拜和尊重,他们会用行动来表明;我是你的支持者,我是你的追随者。

  日尔曼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含蓄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总是会非常明白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世界对日尔曼民族的看法一直不怎么好,认为日尔曼民族是野蛮和粗鲁的代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