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1节 廉希宪在青州_狠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这么说,兀良合台同样自嘲,他率军追剿敌军偏师不成,回屯霸州,他自己则回中都休养。

  大刺刺地谓诸人道:“我老了,跑不动了,你们年轻人多走走!”

  他这话直对中书左丞相伯颜说的,伯颜面上堆笑道:“老马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国家还恃仗老元戎……”

  心中则破口大骂老匹夫自承其老,耍赖不要脸,很明摆着兀良合台爱惜羽毛,担心落败,堕了一世名声,所以不敢战斗!

  伯颜洞若观火,清楚兀良合台心中有气,忽必烈对其是“疑而忌之”,解除了他的兵权,就连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的叛乱时,兀良合台得到的任务仅是留守中都,伯颜好不容易才把他请出来,没想到他撂挑子。

  面对着南面生蹦乱跳的敌军偏师,饶是伯颜智计百出,亦有一种棘手的感觉。

  伯颜受忽必烈重用,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有难办的,他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众人信服地说:“这是真正有能耐的丞相啊。”

  就是这么一位有能耐的丞相,面对着南蛮一支采取了正宗游牧部族作战方式的偏师,也头痛起来。

  不过作为一个有能耐的丞相,这些许事情就不应该头痛的。

  因此,河北总理军务的阔阔头痛起来,他接到中都传来的命令,严令他清理地方,剿平流窜的南蛮军队。

  阔阔唯有一面命令各地抵御南朝北伐大军,一面调动手上力量前去追击罗猛子,在他的压力下,明将罗猛子部队南移,对中都造成不良影响渐小。

  许多逃到中都的贵人阔佬觉得中都物价太高,居不易也,纷纷回转家乡。

  他们没了怨言,无人投诉,伯颜自然开心,然而,摁下葫芦浮起瓢,鞑子在河南与河北的军事形势不堪矣!

  先说河南,在夺取了河南重镇济南后,明军大将吕文信率军沿河挺进,往东直取山东,首当其冲的是青州。

  青州是蒙元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当年归由汉人世侯、管理益都行省事务的李璮坐镇,李璮造反,被忽必烈平定后,指派廉希宪为山东东路宣抚使,坐镇山东,彻底清除李璮势力,恢复民间生产。

  廉希宪年纪不大,他于元太宗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生于蒙古占领下的燕京,其父为投奔蒙古的畏兀儿人布鲁海牙,因曾任燕南诸路廉访使故改汉姓“廉”,母亲为西辽后族之女石抹氏

  廉希宪自幼身材魁伟,举止与一般儿童不同。他学习汉文化,奉命与阔阔等同师事名儒王鹗,入忽必烈幕府,受到重用。

  他还善射,一次在忽必烈面前力挽劲弓,三发三中,众人钦佩他“文武全材”。

  忽必烈任命他到青州任职,还真用对了人,他安抚军民,李璮叛乱后,廉希宪并不诛连众人,不擅杀一人,于是民间遂安。

  他拨出库银,恢复生产,又组织军队,实行军屯,不二年,即向朝廷上交军粮,不再成为朝廷负担。

  当时有大商人放贷于人,征收数倍的利息,廉希宪下令说,年岁虽久,只需还一本一息,减轻了人民负担;有诏书成儒士成为他人奴仆的,允许被赎身,一些权豪不听命,廉希宪强制执行,将这些儒士全部释放为良民。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