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中专改制_重回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割黄豆秧。

  赵传亮看到已经整理出来一片,他开始小心的给萝卜松土,防止弄伤了。

  大白菜那边也是小心翼翼的。

  一片萝卜叶子都不留下。

  就连大白菜的根也得留下来,到时候弄回学校食堂里,这些菜根就优先吃了。

  这玩意有些粗糙,但是至少比玉米芯和米糠这种东西,味道要好一些。

  不过在赵传亮看来,还不如玉米芯,至少玉米芯还能给人的身体提供一些能量,不像蔬菜,全是水。

  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将砍下来的大白菜和萝卜,分类放进筐里。

  弄伤了以后就很难存储。

  有伤的也得先吃了,这都是有顺序的。

  赵传亮拿着铁锹,在一根大萝卜边上小心的松土,感觉差不多了,揪着剩余一点的萝卜秧的根,轻轻的拔起来。

  放在一边,一会有女同学过来拿走放好。

  “赵传亮,听说市里的无线电厂的中专关了,这下又少了一些中专了。前两天听广播说市里的65所中专,压缩为23所,你这下压力大了啊!”

  思绪间,旁边一个女孩抱着萝卜,对着他说了一下。

  对方正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康慧兰,也同样是班主任的小女儿。

  至于成绩最好的他为什么不是呢!

  倒不是老康以权谋私,主要还是他感觉做班干部太烦人了,经常让自己干嘛干嘛的。

  赵传亮听到这话惊讶了一下。

  “缩减这么多的吗?”

  中专。

  在这个年代可是相当吃香的存在。

  大学毕业就是干部。

  同样的,中专有两种,一种是中专管理人才,一种是中专技术人才。

  不管是哪种,一年后转正都是享受25级干部待遇,比大学生也就低了三级而已。

  管理人才直接就是干部。

  而技术人才同样享受干部待遇。

  录取率不到10%,真的可谓是千军万马过钢丝,不比后世那些985和211差多少。

  因为老毛子援建,各大厂子也同样急缺各种中层管理人才。

  而大学生基本进了体质里。

  考不上中专的上高中,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了。

  别说农村了,就是在城里,中专也是各大初中争相抢夺的名额之一。

  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农村来的,而且成绩这么好,肯定会去考中专。

  确实,他也是有这个想法。

  不过他的目的自然是避开那些年。

  但是想想没用。

  前世看到过一些文章,里面提到,中专被列为中等教育,和高中并列,以后同样还是要上山下乡。

  而且还有个问题。

  那就是就算现在自己提前中专毕业了以后,进了单位或者厂里做了干部,那也不行。

  那篇报道里提到过,所在单位的1700多人,只留下13个人,剩下的人全都去农村锻炼去了。

  除了当工人,横过来竖过去,都得下去。

  而且今年城里在开始精简,58年之后进城上班的人,得重新回农村支援农村建设。

  一直没停下来的迹象,自己农转非的指标也不知道能不能弄掉。

  只能以后再看了。

  而且让他在厂里当个工人一直到改开,那还不如随着这个时代,领略一下这个时代的风采。

  有空间,有什么好怕的。

  不行就跑国外去。

  方敏轻轻颔首:“是啊,都恢复成了普通高中了,也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增加呢!”

  说完,抱着大萝卜离开了。

  赵传亮在那里思索着,也就是说自己就算是去了中专,学校也有随时变成普通高中的可能。

  算了不管了。

  走了一步算一步,去哪里自己都能活的很滋润,没必要为这些事情头疼。

  看着慢慢走过来,准备挑担子的班主任。

  他停下了手里的铁锹:“康老师!”

  康定生停下脚步,扭头看了一下:“怎么了?”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