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禹门口黄河段_道爷不好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挑龙塘的记载,这池塘最早期有记载是在五代十国上,形成原因倒是没有记录,只写着“忽有一天,天崩地裂,雷声滚滚,电闪雷鸣之后天空的乌云压得很低,几道惊雷过后,那一片地域出现了一处深坑,然后有滚滚泉水从中冒出,然后一道水柱冲天而起,直上半空,最后在云层中散开,开起来宛若一条水龙……”

  这就是挑龙的来历,说的特别玄乎。

  这个只能算是传说了,不能作为什么考证来用,不过王长生还看到了一处有用的记载,那就是禹门口黄河段这里特别容易出事,而且特别的有逻辑性,那就是每三十年和六十年各发生一次,不是旱涝,就是战乱,要么就是生了瘟疫,鼠疫,天花,或者地震什么的,总之天灾人祸都有,并且间隔都是三十或者六十年。

  在道家理论中这个三十和六十被称为轮回年,三十年一个小轮回周期,六十年一大轮回周期。

  民间有句话说的就是这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句话是形容说,你看人别瞧不起谁,今年他也许不行,那没准过几年就飞黄腾达了呢,其实最早先的话这句话是来形容黄河的,就是这三十年黄河河道向西流,那三十年则向东,因为黄河古道也常在变换。

  地方志上记录的跟那老汉说的还确实挺相应,对方是含糊其辞的民间说法,那地方志上写的可就是官方认证了。

  王长生查阅完,就更确定最近一段时日恐怕禹门口黄河段应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从屋子里出来,王长生朝着门口的老大爷说了声谢谢,他刚走了两步,后面的老学究忽然扶了扶眼镜框,问道:“年轻人,我看你刚才在查阅挑龙塘和禹门口这方面的地方志?”

  王长生停了下来,回头说道:“是的,好奇,看看”

  老学究叹了口气,说道:“莫不是挑龙塘又有异象了?前段日子我还特意去过一次也没发现那水里怎么啊”

  王长生顿时诧异的一愣,又走了回来问道:“您也知道这个?”

  老学究指了指地方志的办公室说道:“我在这里看了四十多年,我什么没看过啊?你再哪里拿的什么册子,我一看就知道你要查阅什么内容了”

  王长生想了想,说道:“那您觉得这地方志上写的东西,是真的么?”

  老学究笑呵呵的说道:“你问我?你要是不信,你会过来查阅么,我就算说是假的你恐怕也未必会信吧?年轻人,我告诉你吧,你倒不如直接去禹门口好了,既然挑龙塘已经有异象了,我估计那边可能也该有什么迹象了,我估计南松寺的高僧们这时候也该过去了”

  王长生诧异的问道:“南松寺?”

  “你去了就知道了……”

  禹门口黄河段离这边也不算太远,有一班绿皮车两个多小时就能到了,在临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