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5章 人工孵蛋室_开局一群原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恒温的孵化箱。

  他只能用土办法,自己手动测试,采取燃煤的方式制造较高的温度。

  这个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高的话蛋就熟了,太低则无法孵出小鸟。

  42-45度,区间不大,还挺难控制的。

  陈立清空了一个木屋,在里面摆了三个小型的炉灶,呈掎角之势放置。

  炉灶之中烧蜂窝煤,煤炉盖子盖着,防止燃煤烧得太快,形成太高的温度。

  然后他亲自蹲在三个煤炉的中间点,体验温度。

  42-45摄氏度,人类的体感是很热的,就算待着不动也会很快感到出汗、口渴。

  当然,50摄氏度,55摄氏度,肯定也会出汗口渴。

  光看热不热肯定不行,还得看热的程度。

  42-45摄氏度虽然热,但短时间内对身体是不会形成危害的,空气温度就和最舒服的洗澡水差不多。

  陈立反复测试了一个多小时,不停调整3个炉灶和自己的距离。

  直到体感已经达到和自己预估的差不多了之后,才敢把鸟蛋搬进来。

  他把鸟蛋放在一拖野草做的鸟窝里,开始观察“冷却进度”和“孵化进度”的变化。

  在鸟蛋刚刚搬来的时候,冷却进度就已经是33%了,孵化进度没有变化,仍然是78%。

  陈立蹲在门口,每隔1分钟看一次鸟蛋的属性。

  过了2个小时之后,才终于看到冷却进度下降了1%。

  之后他每隔半小时回来看一次,确定冷却进度是2小时降低1点,速度恒定,便放下心来。

  32%的冷却进度,足足需要64个小时才能化解完,而后才会继续孵化。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陈立需要休息,一个人照顾不来,只能把阿棍和石骨也叫上。

  炉灶是需要添煤的,没有开盖的炉灶燃烧得比较慢,大约6个小时添一块煤就行。

  三个人开始了三班倒的孵蛋看守工作。

  一天换4次煤,一次3块,一天就是12块。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好在之前搬运过来的煤,还是够用的。

  3天后,冷却进度终于清零了,鸟蛋正式开始继续孵化的过程。

  陈立观察了几天,发现孵化进度是每天增长1%,也就是总共需要100天能孵化。

  从冷却进度清零开始,还需要22天时间。

  也就是大约11月中旬孵出来。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搞一下中土城的发展工作!

  陈立开始忙碌。

  除了每天必要性的看两次鸟蛋的情况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处理中土城的各方面事宜。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获取。

  中土城目前最缺的是木材和食盐。

  食盐可以去新手村直接买,木材则是需要去东方的森林砍伐。

  这两者,可以同步运作。

  陈立打开“万用地图”,从中土城,到森林边界,再到神木氏族,再到死亡之河,再到新手村。

  画了一条长长的路线。

  这份地图,他自己手绘到了一张羊皮上面,交给巨石,让巨石去处理。

  采集木材的团队,今后将按照地图上的路线,从森林中砍伐出一条10米宽的道路出来。

  而后再花些工夫,把木桩的头也处理好。

  如此一来,森林就会被开辟成一条“官道”。

  往后中土与新手村的来往,都可以从这条路走。

  宽敞的道路,连马车都能通过。

  当然,死亡之河那边的桥梁还需要升级一下,现在的还是有些简陋,不利于车马的行走。

  他想要造一座更好,更牢靠的桥梁。

  “赵州桥”那样的石拱桥实施起来还有点难,缺乏工程师和优质的工匠。

  但搭一座像大河部落那样的桥,难度就简单多了!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